吳沙序曲

吳沙公開蘭史簡介

吳沙像

清雍正九年(1731年),吳沙生於石榴鎮山城村大園頭一個農戶家 庭,祖父吳震齡、父親吳寬直都是當地德高望重的民間青草醫生,吳沙 從小跟父親學醫,精於醫術,性情開 朗,樂於助人,辦事果敢,講求實用,在當地享有很局威望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,已屆中年的吳沙攜妻帶子漂洋渡海去台灣,初居雞籠,因人生地不熟,給人 打工,生活不如意,後移居臺灣北部的三貂嶺。從三貂嶺翻山越嶺再走一天路程就到蛤仔難(後稱噶瑪蘭,今宜蘭縣),這塊盆地三面環山,就在附東螺(今臺北)以北的雞籠山與 三貂嶺之間,東臨大海,一馬平川,荒埔萬頃,土地平曠而肥沃,溪流分注,水源豐富。有三十六社"土番"散居於此。他們以捕魚、打獵為生,不懂得開荒造田種植五穀作物。

吳沙久居三貂嶺,招募一批佃民,上山伐木燒炭,在其嶺下荒埔開墾農田種植五穀雜糧,主要是從事貿易做生意,購買色布、紅糖、煙絲 運到"番社"賣給"番民",換回土特 產銷往外地的淡水、諸羅、彰化等地,從中得利,家資日富起來的吳沙對"土番"不欺騙,不占他們便宜,因此"番民"很信任他,喜歡他。許多 "土番"都歸附他,和他交朋友及做生意。吳沙為人豪爽、仗義助人、聲譽 遠播,當時許多漳、泉的漢移民到台灣討生活,去找吳沙的人很多,吳沙就送大米一斗,斧頭一柄,叫他們進 山伐木抽籐自給過生活,慕名前來,投靠他的人越來越多,原本開墾的 農田,收成糧食不夠吃,務必擴大再生產。吳沙想起經常走進蛤仔難與 "番民"做買賣,看到蛤仔難廣闊的原野,非常適合墾荒造田耕種,於是就邀請好友許天送、朱合、洪掌等人商量,決定進人蛤仔難拓墾,首先利用與"番社"頭目的親密接觸,在生意上進行拉攏,得到"番社" 頭目的默許。以許天送、朱合、洪掌為主組織23人懂得番語和習俗的漢民,充當翻譯,進行交流,再召集漳州、泉州、潮州三地的漢移民200多人,於乾隆五十二年(1787 年)進入蛤仔難與三貂嶺下的三角地帶就近砍柴伐薪,試探性進行開墾,逐漸擴展形 成一定規模,而"土番"也沒有出來阻欄,彼此相安無事。

乾隆五十一年(1786年)十月,漳人林爽文渡台後居大裡柯(今大墩),在彰化傳道"天地會",反清復明,率眾起義。十一月二十七日攻破大墩,二十九奪取彰化殺死知府孫景燧,十二月佔領淡水,殺死巡檢張芝馨,攻陷諸羅,殺知縣。勢如破竹,南北震驚,乾隆五十三年(1788年)二月初,林爽文被推為盟主,改年號為"順天"元年。

閩浙總督福安康率領戰將120員,滿漢旗兵9000多人於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十一月到達臺灣,初四日大戰八卦山,混戰數日,義軍慘敗。五十三年正月,清軍圍攻老崎,義軍又大敗,部分義軍向北部流竄,逃進蘭貂嶺、蛤仔難一帶深山老林中。臺灣海防同知兼知府楊廷理髮檄文徵召淡水廳,同知徐夢麟趕赴三貂嶺圍堵拘捕義軍餘黨,淡水廳同知徐夢麟知吳沙為人,複文呈報說:"漳人吳沙久居三貂、民番信服,可保 疏縱之弊,烏石港對面便是蛤仔難,生番尚未歸化,並無漢人入住。"徐夢麟同時召集吳沙等人,要他們協助官府肅清流竄進入三貂、蛤仔難的義軍餘黨。乾隆五十四年林爽文起義失敗,嘯亂才平。

為吳沙立昭績碑

嘉慶元年(1796年)九月十六日,吳沙 率一千餘人到達烏石港南,築土圍開荒造田(今宜蘭縣頭城鎮),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,番族開始害怕,發動三十六社番民抵制吳沙開墾蛤仔難,經常發生械鬥,在雙方混戰中吳沙的弟弟吳立不幸戰死。吳沙他們在戰鬥中受到傷害,並沒有屈服,一邊繼續與番族抗爭,一邊加緊開墾,所以械鬥不斷,各有所傷。這時頗熟悉"番情"的許天送向吳沙建議:"對'悍番'不可以用武力制服,要曉之以理、動之以情,以誠示之,退保三貂嶺,等待機會再行開墾"。吳沙經與大家商量,集思廣益,博採眾長,決定與番族鬥智鬥勇,用一二件事向番族表示誠意。於 是派人告訴番社頭目說:"海盜將要佔領蛤仔難,消滅三十六社番民,我們是奉官府的命令來屯兵幵墾田地,只是自給糧食供應官兵而已,以抵抗海盜保護你們,並不是貪圖你們的土地。"番民聽到這些話將信將疑,戰鬥稍微停止。沒過多久,蛤仔難地區發生天花傳染病,很多人不治死去,闔社遷徙,吳沙不計前嫌,而是以德報怨,按照漳浦民間醫治天花的處方,送給"番社"許多草藥治病,但"番人"從沒喝過這種藥,許多人不敢喝,吳沙就強行灌服,救活了好幾百人。經過這件事,"番人"認為吳沙是神人, 非常感動。一年之間主動獻出數十裡土地 給吳沙開墾,誓言互不侵犯,正是真誠拓土無雙士。吳沙集一切人力開墾二圍三圍的時候,由於資金短缺,開墾進展緩慢。淡水 廳柯有成、何績、趙隆盛聽到這件事,憑藉吳沙平時良好的信譽,他們都慷慨解囊幫助吳沙,吳沙又招募一千多漳州籍的墾民,這時候泉州人也開始加入拓墾隊伍,而廣東人則充當鄉勇。於是許多墾民投奔吳沙,加入拓墾隊伍。

為吳沙立昭績碑

蛤仔難雖屬清政府管轄,但官府很少過問,吳沙感到像孤兒一樣無依,擔心私自開墾得罪官府,很想得到清政府的認可和保護。這時漳州人蕭竹來到蛤仔難,吳沙接待他,蕭竹為吳沙出謀劃策,嘉慶二年吳沙親自到淡水廳請求官府允許開墾蛤仔難,同知何茹連答應吳沙的請求,官府封吳沙。

"吳春郁義首",一切頗聽其便。吳沙就大量招募佃農進駐開墾,並訂立鄉規民約,徵收稅賦,每塊地五甲(一甲地約十一畝三分)為一張犁,每張犁收取番銀二十元作為鄉勇的生活費用,組織人力伐木修路,沿山險要之處分設隘寮十一處,曰民壯寮,招募青壯年把守,每個隘寮十人,有的五六十人不等,日夜放哨巡邏,定期派鄉勇迎送來往行人,使民居、行旅人身安全得到保障,來者認為可以安居創業,都想來這裡建立家園。這樣做來投靠吳沙的人越來越多,而吳沙每年的收人也很豐厚,把剩餘的資金用於開墾土地,不到一年的時間又開發出二圍(今本鎮二城裡)。吳沙把招收的墾民分為九隊,樹九面旗,由九個人任旗手率領,稱"旗首",由吳沙統一指揮,鑿山,伐木,蓋房,墾地,修路,架橋,入荒陬,在林野遍地披荊斬棘,開出一條條汗陌,建起一座座村莊,使蛤仔難沃土變成一片片良田。嘉慶三年(1798年)吳沙指揮"九旗首"開墾三圍。十二月九日,一生艱苦,勤勞過度的吳沙在家中病逝,享年68歲。

台灣人為紀念吳沙而成立的開誠寺

開誠寺

一個平民出身的吳沙,到了垂暮之年,從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率領墾民進入蛤仔難,到嘉慶三年(1798年)病逝,歷時十一年,首先墾殖了烏石港以南一帶廣闊的土地,將它取名為"頭圍"(今頭城),接著拓墾了 "二圍"(今二城)、"湯圍""四圍"(今四城),這段漳、泉、粵三籍移民同心攜手墾荒的壯舉,被譽為臺灣開拓史上的一大業績。"頭圍"、"二圍"、"湯圍"、"四圍"等地名既是紀念吳沙開墾彪炳業績的不朽豐碑,又是懷念吳沙祖籍故地"大園頭"的偉大傑作。民國六十六年八月-曰(1977年8月1日)民國政府特於吳沙故居所在地礁溪四城興建國中一所,縣長李鳳鳴特命名為"吳沙國中"以永懷吳沙德澤,吳沙無愧為"開蘭始祖"。正如連橫所說:"吾讀姚瑩楊廷理所為書,其言蛤仔難之事詳矣,而多吳沙開創之功,夫沙匹夫爾,奮其遠大之志,率其堅忍之氓,以深人榛荒穢之域,與天氣戰,與猛獸戰,與野蠻戰,用能達其壯志,以張大國家之版圖,是豈非一殖民家也哉"。吾又讀謝金鑾蛤仔難紀略,力陳廢棄之非,其言曰:"夫君子之居官,仁與智二者而已,智者慮事,不在一日而在百年,仁者之用心,不在一己之便安,而求益于民生國計,倘敬事以愛民,蛤仔難之民,則堯舜之民也,何禍端之有,旨哉斯言,可以治當時之蛤仔難,且可以治臺灣矣,夫蛤仔難番地爾,勢控東北,負隅固險,得失之機,實系全域,使非沙有以啟之,則長為豺狼之域矣,然沙之功不更偉歟"。

由此觀之,吳沙的治台功績深得臺灣官民的一致稱頌,正如礁溪鄉吳家大厝兩邊楹聯所云:真誠拓土無雙士,正是開蘭第一人。